交通肇事逃逸的主体是否存在共犯?

来源:安朗律师时间:2017-12-20 14:09浏览量:1442
交通肇事逃逸的主体是否存在共犯?
 
2017-12-19 15:08:29 | 来源:中国法院网 | 作者:赵全能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一个具有前行为的行为,因此通常认为逃逸行为的主体就受限于其前行为的主体,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只有肇事者自身实施逃逸行为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那么,不是交通肇事行为主体的人是否可能成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体呢?

  事实上,第三人可能因实施了帮助肇事者逃逸,从而阻断了受害者得到及时治疗的机会,事实上帮助肇事者促成了危害结果的出现,同样对法益造成了侵害。所以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可能存在共犯的。

  根据共同犯罪理论及《刑法》的规定,共犯包括教唆犯、帮助犯以及共同正犯。在交通肇事逃逸中,第三人在实施逃逸行为前是不可能对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负有救助义务的,因此就不存在共同正犯的可能,而只可能存在教唆犯和帮助犯。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不是交通肇事行为主体的人是可能成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主体的。该条的“指使”二字很明显的是教唆行为。

  也即是说,交通肇事逃逸是存在共犯的。
 

安朗律师网

安朗律师所由北京市司法局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本所律师均接受过专业的法律教育,在公司法、知识产权、投资融资、争议解决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已有11492人咨询

联系我们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120号太丰惠中大厦1201-1205
电话:010-63350668
邮箱:alonglawyer@163.com
网址:http://www.anlanglaw.com
微信帐号:ANLANGLVSHI